出現這種情況,可能的原因有2個。一是管道灌漿密實度指數確實較好。另外一個原因,是對該孔道能量指數的評價指數不合理造成,因此現場測試時,如有條件,可以對孔道在灌漿密實和未灌漿狀態下進行標定,分別得出這兩種狀態下的評價標準。
一般情況下,如果現場制作了梁板孔道灌漿料的試塊,則測試該同齡期試塊的波速,并轉化為雙面透過法的波速(透過法的波速比反射法的波速快約4%),并以此確定混凝土的標定波速。如果現象沒有制作對應的試塊,則需要對測試對象梁板的頂板位置進行波速標定,以此代替混凝土的標定波速。
出現以上原因有如下:
(1)遠端傳感器、磁性卡座、鋼絞線之間的連接松動;
(2)敲擊力度過小;
(3)放大器沒電;
(4)遠端放大器放大倍數過小;
(5)測試信號的水平軸時間范圍太窄(即梁板長度大于信號顯示的范圍),可以通過增大采集軟件中【數據采集設定】的‘變換時間’或‘采集次數’;
(6)敲擊位置距離觸發通道傳感器位置大于敲擊位置與接收通道的距離;
(7)遠端電荷電纜、電壓電纜未接、損壞、接觸不好;
(8)被測結構超出設備的測試范圍。
將傳感器固定在錨具上,遠端(激振的另一端)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頻率一般會降低,同時首波振幅與固定在鋼絞線端部相比會增大,但接收到信號質量會好很多。這有利于‘全長波速法’的分析,同時需要注意‘傳遞函數法’及‘全長衰減法’分析結果對最綜測試結果的影響(灌漿指數會降低),因此,將傳感器固定在錨具位置確定最綜灌漿指數時,主要以‘全長波速法’的分析結果為主。
根據空心板梁的構造,4孔空心板梁的預應力孔道一般位于邊角,當灌漿密實時,激振信號沿空心板梁的邊角傳播,受邊界影響,激振的彈性波信號接近一維彈性波,測試結果的能量比及波速一般偏離傳統T梁及箱梁的結果,我們的評價體系是主要建立于T梁或箱梁基礎上。根據空心板梁,應建立一套新的評價標準(波速、能量、 頻率)。現在根據現場灌漿情況及現場應用,通過放大器設置可解決這一問題。
設置:放大器放大倍數設置:激振端:X1,遠端X5。對于空心板梁的同一孔道,遠端放大器設置倍數分別為X5以及X30倍的分析結果。
SAF Coolest v1.3.1.2 設置面板 IEJSD-ZUFY-EFSQE-AQS
無數據提示
Sorry,當前欄目正在更新中,敬請期待!
您可以查看其他欄目或返回 首頁